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 » 中国文房四宝治印大师章群谈篆刻

中国文房四宝治印大师章群谈篆刻
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sinoyitian.com/ 上传时间:2017-09-20浏览次数:
文章摘要:在中国的篆刻史上,秦汉和清明是两个重要的时期,篆刻艺术到了秦汉已经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,特别是巅峰期的秦汉印,至今依然是我们学习篆刻艺术的楷模,即所谓“印宗秦汉”。要入篆刻之门,若不认真从秦汉印中汲取丰富的营养,那末继承传统就是一

在中国的篆刻史上,秦汉和清明是两个重要的时期,篆刻艺术到了秦汉已经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,特别是巅 峰期的秦汉印,至今依然是我们学习篆刻艺术的楷模,即所谓“印宗秦汉”。要入篆刻之门,若不认真从秦汉印中汲取丰富的营养,那末继承传统就是一句空话,而步入创新也成了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

秦 汉 印
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六国,颁令唯帝、后印称玺,百官皆称印,只有帝后玺可用玉制,其余按官大小分别用金、银、铜制;文取小篆,一律白文,笔势自然,有界格为欄,故印文多纤细。二百石以下小官,印面也比寸方官印缩小一半,俗称“半通印”。此实为后世以印材大小分别官秩尊卑之滥觞。

汉官印一改秦时旧貌,采用的摹印篆虽同属小篆系统,但笔划雄健多姿,方园相兼,形成宽慱大气的印章特征。如前文所述,汉印有铸、凿两种,元代吾丘衍《学古编》曰:“朝爵印文皆铸,盖择日封拜,可缓者也。军中印文多凿,急于行令,不可缓者也。”

汉肖形印的艺术成就亦值得一提,其内容广 泛,图像生动,是袖珍式的汉画。

流 派 印

自明代中叶到晚清五百年左右的时间里,生生不息的篆刻艺术长河中,涌现了不少风格不同,精彩纷呈的流派。简言之,以文彭(1498—1573)为代表的吴门派和以何震(约1530—1607)为代表的皖派,以丁敬(1695—1765)为鼻祖的浙派,邓石如(1743—1805)领衔的邓派等。此外,成就卓然、影响较大的印家有:明末的汪关、朱简;占据清代印林半壁天下的西泠八家(丁敬、蒋仁、黄易、奚冈、陈豫钟、陈鸿寿、赵之琛、钱松);印外求印,边款创新的赵之谦;书印合一,以刀代笔的吴熙载(字让之);晚清至近代,皖浙交融,独树一帜的黄士陵(字牧甫);不拘成法,大胆革新的吴昌硕;刀笔爽利,自立面目的齐白石……五百年来,开门立派,限于篇幅不胜枚举。

篆刻流派的出现和传承,是历史发展的必然,对推动篆刻艺术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