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 » 美术批评弱化,问题何在?—兰州于立刚美术

美术批评弱化,问题何在?—兰州于立刚美术

文章来源:yuligangmeishu.shop.88360.com 上传时间:2017-09-21浏览次数:
文章摘要:美术批评弱化,问题何在?兰州于立刚美术加盟,兰州于立刚美术加盟热线,兰州美术学校,兰州于立刚美术近30年来,我们的美术创作在多样化形式探索取得了可喜成就的同时,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倾向,美术批评的弱化即是其中之一。其对当代画坛判

美术批评弱化,问题何在?

兰州于立刚美术加盟,兰州于立刚美术加盟热线,兰州美术学校,兰州于立刚美术

30年来,我们的美术创作在多样化形式探索取得了可喜成就的同时,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倾向,美术批评的弱化即是其中之一。其对当代画坛判断失衡、成为美术作品的附庸、对创作的介入到对批评价值的自身构建缺乏引领性的主导等流弊,应该引起重视。

西方的艺术发展规律及表现形态与中国绘画不同,如果将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体系,用同一尺度、标准来评判,无疑是导致艺术乱象和批评弱化的重要原因。

当下中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的伟大时代,以艺术塑造中国形象,体现中国精神的同时,构建既不同于古人,也不同于西方,既具有传统文脉传承,又融汇当代精神,属于自己的品评框架和审美标准显得尤为重要。

毋庸置疑,近30年来美术创作繁荣的背后,也有隐忧。评价标准复杂多变、体系混处导致的批评弱化即是其中之一。

一些讨论在不同的评判价值体系之下,往往不能实现在同一理论框架内讨论问题,造成鸡同鸭讲的情况,非但不能使人信服、促进创作,甚至造成了一定的认识混乱。而立场缺失,激情不足,则使得有的放矢的艺术批评失声,吹捧文章、泛泛论述成为常态。

我们赞成立场、理论体系的多元化,以丰富文艺思想的百花园,但是以中国的、当代的立场、角度,看待和分析艺术现象、艺术作品的思考少见,言之有物的批评不足,是不容忽视的事实。形成这种状况,主、客观方面的原因皆有,值得深入思索。

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美术评论,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声能力不足,影响乏力。就笔者的观察,主要缘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:

一是西方艺术批评体系、理论影响下,中国当代画坛判断失衡。上世纪80年代初,国内美术批评曾掀起一股高潮。由改革开放带来的西方各种艺术观念涌进,促使中国当代多元探索,创作繁荣,丰富并活跃了艺术生态,也催生了一批敢于发声、真诚批评的年轻人。

从客观上讲,西方各种流派及艺术观念,***了当代画坛。催生了一批有思想、有观点的美术批评家。

今朝回首看,他们多是以西方的艺术观念、批评话语推动中国当代艺术,同时批评传统艺术中的不足。有“功”之余,发展至后来,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。

发展至末流,因为不能系统消化西方美术批评体系,一鳞半爪的理解,使得不少批评文字在文风上追求生僻词汇的堆砌,甚至硬造词汇以求新意,以生涩难懂让人误之为高深,逐渐致使画家对理论家在心理上产生逆反,这种观念的堆砌和文风走向,逐渐使批评失去生命力。

本应是相辅相成关系的艺术创作和美术批评,甚至成为相互诟病的掣肘者。

第二,商品经济下的美术批评成为美术作品的附庸者。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的腾飞所营造的市场经济环境,促进艺术繁荣的同时,也影响甚至歪曲了艺术家的价值观。

30多年的中国美术发展,在创作上推出了一批反映时代,直面生活,在艺术上也立得住的好作品,但与在改革开放后迅猛崛起的庞大“画家”队伍的数量相比,我们的好作品比例似乎还不够高。

不少画家跟着市场走,通过炒作欺骗市场及藏家,致使怪相时有:“画王”遍地走,“大师”满天飞,一些低端作品价格,甚至与古代名家、大家作品比肩。拍卖市场上价格令人咋舌的作品,其中一部分,从学术品格到艺术品质,都叫人不敢恭维。

因为购买者快进快出、炒作变现式的市场行为,真正的艺术创作如大展上的良好作品,因为不便快捷流通、变现等因素,却往往卖不上价或少人问津。

“官本位”不良思想的影响,使得一部分购画者,往往不是靠眼睛而是凭耳朵,一听是什么级别的美协、书协主席、理事、有名的会员,或是某地的画家,无论作品好坏,立刻身价看涨。这使得极少数沽名钓誉者,为某一个身份而趋之若鹜、焦虑不安。艺术上的考量反而无暇顾及。

在这样的不良氛围之下,大部分批评家稳坐板凳冷眼旁观,也有极少数人经不住诱惑而趋炎附势,开始与画家沆瀣一气,各家明码标价,你的画挣钱吃肉,我写文章也拿钱喝汤。

这极少数画家与批评家,为实现“共赢”而混乱了艺术标准、市场体系。致使商业大潮中敢于指出时弊、引领艺术方向的文章越来越鲜见。

第三,对创作的介入到批评价值的自身构建,缺乏引领性的主导。画家进入市场之后,成为美术界“先富起来”的一族,美术界整体似乎处于一种利益分配不均的状态。导致美术批评者,也跃跃欲试、躁动不安。

对当代中国的创作状态、创作现象,缺少深层介入和正确引领。如同画家队伍的逐渐分化一样,批评群体在自身队伍的构建上、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以及自身定位上,亦缺乏稳定、高尚立场上的思想主导。 

改革开放30多年来,艺术创作与批评在逐渐偏离一些应有的价值趋向,极少数甚至背离中国精神。

上世纪80年代之初,多元思想蜂拥而入,面对外面世界的先进科技、发达经济,盲目崇拜西方的人不少。这曾引起多次的社会讨论。在美术领域,对中国画出现了否定的声音,认为“中国画到了穷途末路”。那一时期,出现相当多的词是“碰撞”。

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,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,看待外来事物、外面世界的眼光开始有了平和的心态,大家说得相当多的词是“对话”。

新世纪以后,中国的成就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,从强调“和谐”到提出“文化自信”,中国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魅力。

在美术创作和评论上,也正是走过了这样一个过程。从亦步亦趋的“效仿西方”,到“翻译西方”、“了解西方”,中国艺术正逐渐回归自我。

具体在实践中,例如,用西方的观念和手法画中国的题材或表现中国韵味,创作出了一批“混血艺术”,如“抽象水墨”、“观念水墨”、“实验水墨”、“新水墨”等艺术形式。多向探索使得画坛呈现多元生动的艺术生态。

这些艺术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非常有才华、充满创新精神的人,其水墨试验的形式和技法的探索,对丰富中国画的艺术语言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,但同时应指出的是,他们的一些跟风者表现不佳,迷失自我。

不少作品以丑为美、善恶不分、真假混淆,专揭伤疤、戏说历史,以至于行为没有底线、不辨是非。这种现象使传统文化受到威胁。

极少数中国的当代艺术及从事当代艺术的人,受西方意识形态左右。有实例证明,一些西方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输出精神、艺术思想的角色,以经济手段与舆论导向相结合,左右着一部分当代青年画家的创作。

艺术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,艺术舆情与意识形态联系紧密。需要更多的艺术批评家揭示艺术真相,建设符合当代国情的新艺术标准。

另外,我认为,我们评判一个事物,首先要厘清它是什么,规定一个边界。我们谈美术或造型艺术,是指包括雕塑和各种绘画。

非美术的“艺术”有它存在的理由、价值和意义。但如果不体现造型、画面,那就不是美术范畴,不能用美术的尺度和评论标准去评判。 

美术批评与美术创作是美术生态中的一对统一体,两者之间相互作用。当代中国的美术批评不能脱离中国的美术创作本体。

从世界多元的格局来讲,多种文化应该各自拉开距离,并有着代表每个国度的旗帜性人物及经典作品,共同形成人类文化的世界景观。每个良好文化的良好代表,都是“世界”人物。

但在事实上,人们往往聚焦于更有影响力的几种文化,及这些文化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。尤其是近代以来,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,更多的是欧美艺术家。  

应该认识到,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延续近五千年不断递进、吸纳、传承,自我进化的文明,依托它产生的中国书画,经过漫长岁月的打磨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具材料、表现形式、绘画理论、审美理想,代代传承革新,融合外来文化,丰满了自己不断强大的肌体。

从南齐谢赫《古画品录》中六法的作画要旨,张怀瓘《书品》中所倡的“逸神妙能”四格十二品的品评标准,始终保持这传承发展的延续性,传之久远,力量强大。

而从16世纪至今,西方美术的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结果。写实主义的文脉至伦勃朗、提香、鲁本斯达到鼎盛之后产生了变革,至印象派成为转折点,出现了不断否定的局面,观念主义艺术开始占领画坛。

以艺术观念为旗帜而进行思想变革的美术运动,成了现代及后现代的基本特征,互相否定或不断递进,使美术呈现出如火如荼的空前热闹的状态。

西方的艺术发展规律及表现形态与中国绘画不同。西方的艺术批评针对艺术的进程、状态,有相对完善的框架及论述体系。

由于中国古典绘画的品评体系、术语,在当代针对中国书画创作的批评和理论阐述中,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与革新,也即是说,当代美术评论中,基于中国古典绘画理论的当代中国绘画价值评判标准,没有创立。

而更多的是用西方的眼光、尺度、标准,甚至是术语来评判,没有有效区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绘画体系之下,作品的生产机制、审美趋向,这是造成乱象的部分原因。

当下的中国,所创造的经济、科技奇迹正吸引着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。作为体现国度形象的艺术塑造,无疑是相当直接、相当有温度的部分。

如前所述,每一个国度,都应该有代表他们意识形态的艺术形式、传达他们形象的艺术语言,适应他们审美追求的艺术作品和代表性艺术家。以艺术的形式,塑造中国气派,传递时代精神,这是当代中国画家的职责所在。

拿西方艺术的观念和形式,来套中国人的生活、代替中国人说话,不是中国的艺术。

美术批评作为一种评价,如果没有共同的立场、标准、话语体系,就难以在同一个语境中展开讨论。西方艺术有自我的发展规律和表现,适应一系列对应其发展的法则,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和画家,有评价这些作品及画家的符号性语言、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。

中国的当代艺术,同样也需要建立自己的独特的审美观、价值观及品评体系。我们的艺术要走向世界,让世界来认识,也需要我们合理的理论阐释,而不是以他者的价值观来看我们的艺术创造。

如何在当代面对新的艺术状态,建设既不同于古人,也不同于西方,既具有传统文脉传承,又融汇当代精神,属于自己的品评框架和审美标准显得尤为重要。这与当代中国的艺术如何塑造中国形象,体现中国精神是同一个过程。

建设以中国自己的文化为参照的审美价值评判标准,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、具有中国立场的、具有中国价值观为核心的艺术批评体系,当代文艺理论从业者责无旁贷。

扫一扫下方二维码进入兰州于立刚美术教育基地官网,了解更多资讯。

QQ图片20170105101852.png

网站:yuligangmeishu.shop.88360.com

联系电话:

大公大厦校区

地址: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97号大公大厦七楼

电话:0931-81149898775029

工贸大厦校区

地址:兰州市城关区皋兰路一号工贸大厦十楼卡乐儿美术

电话:0931-4635763

王府井校区

地址: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1999号瑞德摩尔王府井百货5楼卡乐儿美术

电话:0931-8653256

西站美林郡校区

地址:兰州市七里河区敦煌路任家庄112号,原兰州轴承厂。

电话:13919153882

高考校区

地址:兰州市七里河区晏家坪二村301

电话:0931-2394388